1975年4月出生的劉漢斌,現在吳堡縣工業商貿局工作。近年來,他一心撲在脫貧工作上,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在哪里,被當地干部群眾稱為“大山深處的扶貧狀元”。
把“爛桿村”變成標桿村
2005年12月,30歲的劉漢斌被群眾選為吳堡縣宋家川鎮劉家溝村村委會主任。多年來,他把一個有名的“爛桿村”變成了新農村建設標桿村、鄉村振興示范村。2013年,他從基層一線考錄為宋家川鎮公務員。當上公務員后,他主動請纓包抓了村情比較復雜的張家墕村。
張家墕村因財務等原因,村委會連續兩屆沒有換屆。當時正處于精準脫貧精準識別、土地確權的關鍵時期,他走訪了很多村民,最后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該村前兩屆退下來的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都為村里墊了一部分錢,村里沒有經濟收入,走不了賬,才導致換屆無法進行。他經過不懈努力做通了工作,順利地完成了該村的村委會換屆。后來,該村土地確權工作非常到位,脫貧工作精準識別到每一戶、每一人,是全縣精準識別率最高的村。
2015年,劉漢斌到任家溝村開展包村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任家溝村順利完成了村委會換屆,村里修通了田間道路,新建了村委會陣地,打通了幾條卡脖子路,他聯系的4戶貧困戶全部順利脫貧。
為包扶村辦實事好事
2017年11月,劉漢斌到吳堡縣工業商貿局工作,并任岔上鎮川口村駐村工作隊隊長。他先后為該村爭取到200多萬元資金,修建了一座容積達80立方米的蓄水池、10個蔬菜大棚、10個生姜大棚,帶動貧困戶勞務用工250人次、增收8萬元。蔬菜大棚實現凈利潤10萬元,生姜大棚實現凈利潤20萬元,貧困戶戶均實現純收入500元。
2018年,劉漢斌被任命為辛家溝鎮李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共流轉土地1300畝,新造耕地700畝,新修寬幅梯田2000畝。村里新建了幾座日光溫棚,每年村集體增收60多萬元,農民打工收入100多萬元。
2020年3月25日,劉漢斌又被調到寇家塬鎮橫溝村搞精準扶貧工作。他為村里爭取資金21萬元,重新裝修了村委會辦公室,新買了電腦和打印機。爭取到政府補貼資金150多萬元,在村里實施“美麗鄉村回頭望”項目,橫溝村現在家家戶戶新門亮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他還爭取資金80萬元,把村里的舊小學改造成農村幸福院。村里有1000多畝灘地,多年來成了撂荒地,他將最荒蕪的800畝灘地,以每畝每年500元的價格流轉到合作社,并對土地進行了改良,再以每畝每年700元的價格流轉給陜果集團,一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6萬元。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多年來,劉漢斌先后獲得“吳堡縣十佳致富帶頭人”“十星級文明戶標兵”“幫扶新農村建設優秀企業家”“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通訊員 宋增戰